一年一度的AI圈盛会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落下帷幕。Deepseek横空出世后,今年的WAIC更是热度空前,火到了一票难求。
虽然我人没到现场,但这几天还是被媒体铺天盖地的新产品、新发布、新应用报道席卷。今天刚刷到的一个视频挺有意思,正逢暑假,这届WAIC上有不少小学生的身影,一波小孩哥小孩姐们围住了一个展台,兴奋地指指点点、操作个不停,玩得不亦乐乎。点开一看,发现竟然是百度网盘的展台。
说实话,我有点意外。毕竟在很多人印象中,百度网盘是偏工具属性的产品,能吸引孩子围观的,通常不是它。结果一了解才发现,原来是百度网盘前段时间发布的一系列“AI相机”新功能,支持画作扫描和拍照识图,简单好用、上手快,小朋友们操作起来完全不输大人。刚好我小外甥最近在上AI启蒙课,家里人也经常讨论AI和教育结合的事,这也让我开始格外关注这一应用场景——复杂的前沿技术不再是大人的专属,而是在加速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成为他们接触世界的新方式。比如这次百度网盘的新功能,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展开剩余88%(图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提起百度网盘这一国民级产品,很多朋友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文件存储备份、多终端设备同步上;但其实,百度网盘的定位早已发生变化: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件仓库”,而是瞄准日常高频使用场景、直击用户核心痛点的AI生产力工具。
WAIC现场,百度网盘摇身一变成为了小学生之王,在广州的我也赶紧打开手机一探究竟,看看它到底有哪些真本事。
打开百度网盘,依然是搜索框边上那个熟悉的相机按钮(经常用它扫描备份资料的朋友肯定不陌生),但点进去一看,功能已经有了不少变化:原本单一的扫描功能,已经升级变为“AI相机”,右侧列出的多个功能场景示例,包括美颜、识图、拍题解题、作业批改、合同检查等——全部体验下来,只有一个感受——真的太实用了!
简单分享下我发现的几个很不错的升级:
1.即拍即存,存得快也存得下/省时省事更能省空间。
曾经我们拍照和备份需要分三步走:使用手机原生相机拍照;打开百度网盘选择需要备份的照片;等待上传完成。但现在,使用百度网盘AI相机拍摄的照片只要点击拍摄就直接自动归档至云端。不仅从步骤上做到了“三步变一拍”,还释放了大量手机内存空间,对于我这个选择困难症患者非常友好,再也不用在手机内存告急时,苦恼哪些该删、哪些要转存了。
个人觉得这个功能还是蛮“抓人”的,毕竟相比手机从512GB内存升级到1TB的费用,百度网盘的年卡性价比可太高了。
2.图像处理All in one,你想用的它全有
我之前体验过不少“AI相机”,例如“某鸭”的AI写真生成、“某图”的AI美颜增强、“某绘”的AI Cosplay特效,它们的AI功能都局限于单一场景。一般来说,我会同时安装N个相机应用,想起来了会用一下。
但百度网盘这个AI相机,我只能说功能太全面了,拍了照片后可能用到的AI功能基本都有,比如修图美颜、AI生图、照片识别、文字提取、转Word、扫描处理、拍题解题等等,基本涵盖了一个人生活、娱乐、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再也不用我思考下载安装什么App来处理照片,也不需要去不同App学习探索、在不同App之间切换。
3.拍照支持智能识别,AI更懂你的意图
功能全是不够的,好用更重要。我发现AI相机的“智能推荐AI功能”很实用,不需要自己去翻N级菜单寻觅了。比如我随手拍摄了一张广州街景,照片拍下的瞬间,AI相机就会针对性推荐功能,包括修图、AI创意、拍图写作等。当它识别出街区后,还向我推荐附近的小吃。
如果我拍下来的是一个商品,AI相机也会自动识别。除了像电商App可以识别同款商品给出价格信息外,还可以智能关联一些问题。我觉得这个还是蛮实用的,毕竟很多时候拍商品不是想“买”,而是想“用”,对于一个钢铁直男来说,类似于护肤知识这样是我真正想要了解的。
其实,市面上接入AI功能的图像类APP不少,但大多数产品目前还只停留在叠加能力、优化效果的阶段;而百度网盘则是回归“拍照”这件事本身去思考:为什么要拍?拍完怎么办?这样的产品逻辑,确实呼应了他们宣传标语主打的“真·AI相机”。
就在我测评百度网盘AI相机的时候,小外甥过来缠着我问一道数学题,但我的数学知识早都还给老师了。情急之下,突然就想到了AI相机的「拍照即解」功能——对着作业本一拍,不仅立刻给出答案,连解题思路都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我顺便又用AI相机给他建了错题集,让AI根据他经常出错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出题组成错题练习卷,帮助他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没想到在教育场景,百度也做到了支持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小外甥来广州过暑假,托管在我家前他妈妈还专门嘱咐说:“假期玩归玩,但千万不能放松了学习”。刚刚这一次“实战”让我对这个产品更加感兴趣了,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其他功能,才发现百度居然早就凭借AI功能杀进了教育领域。
不止是AI相机,百度网盘的负责团队早在去年年底就在学习场景上率先进行了AI功能的研发,在今年4月百度的Create大会上发布了AI笔记功能,引起了小红书上很多名校学生的安利,被称为“大学生备考救命神器”。这个功能目前好像是行业独一份,就连许多专攻学习辅导领域的产品都没做到这个级别。
此外,我自己在用的百度网盘“简单听记”也对打工人非常友好,能够实时帮你记录各种语言的会议并用AI生成纪要,今年还推出了一个会议助理的功能,能代替你参加线上会议记纪要并生成todo,可以说是真·AI助理了!
百度网盘的相册管理也接入了自然语言搜索能力,搜地点、人名、时间、画面描述等关键词,AI就能从成千上万张照片中帮你精准定位找到想要的那一张。
话说回来,按理说网盘在大家的认知里就是个存储工具,怎么短短半年时间哐哐上了这么多AI硬核能力?
我和互联网科技圈子里的朋友们聊了聊,了解到去年9月文库网盘开始融合,进一步聚焦两大国民级产品的AI能力打磨。而文库这两年的AI转型是公认的非常成功,已从文档资料平台转型一站式AI内容创作平台。
其中,智能PPT在24年拿下国内垂类份额80%,今年智能PPT用户月用户访问量更是一举超过Gamma,登全球第一;还有智能海报、AI动画绘本、手抄报等多项跨模态创作能力,AI创作的底层基建做的非常扎实。而且多了个人用户授权后的网盘加持后,不仅打通了公、私域资料之间的壁垒,今年在百度Create大会上又率先推出全球首个内容操作系统——沧舟OS,能把所有模型的能力打通来用,也能支持第三方调用。有了这样的神助攻,难怪文库摇身变成AI圈玩家。
其实这事挺难的,网盘跟文库这一波融合得这么好,能双向奔赴,背后团队功课估计做得很扎实。熟悉网盘和文库团队的朋友跟我说,这个团队最大的特点是务实,踏实搞用户需求,努力规避AI行业普遍的“技术本位思维”,更专注于产品实用性和对用户的价值。
记起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报道,百度的一个公益活动去陕西省的一所乡村中学搞捐赠开设AI课堂,其中一位志愿者就是百度网盘的产品PM,她在教当地老师错题扫描整理、画作扫描等AI功能后,还特意留了老师的联系方式,以便收集后续辅助教学的功能意见和建议。她自己也在采访中表示“每次能和真实用户亲密接触的机会都非常宝贵,是我们把产品做的更好更有用的机会。看到自己做的产品给这些相对偏远地区的老师或者学生带来真实的帮助,打心底里觉得开心。” 可以看到,这个团队,是在真真切切的注重用户反馈,扎扎实实打磨产品。
也有百度的朋友跟我透露,去年9月到现在,百度网盘与文库AI的用户规模始终保持高速扩张,这就要求团队要一直保持精干、扁平、敏捷的工作方式。团队每位成员都追求“⼀专多能”,⽐如AI产品的同学本身也有策略的能⼒和对模型的理解,整个团队都是属于持续学习并敏锐捕捉⾏业进化的状态。相信这也是这支队伍能⾼频产出实用、好用、能打的AI产品的秘诀之一。
2025年,百模大战已结束,AI应用成了玩家必争之地。大厂都在疯狂推出AI应用,有的用大力出奇迹的买量手段获取一时的用户增长;也有一些产品追求“花活式创新”,为了抢所谓的“首发”搞PPT式发布,热度过后,产品无实用性,必然被挤下牌桌;还有很多AI独角兽做C端产品都遭遇了失败,部分团队已彻底放弃C端聚焦B端甚至医疗等细分场景。
但百度网盘与文库团队,不论是思考产品定位、功能实现还是运营策略,都做到了以用户需求为先。这在当下流量居上、以上头条为唯一指标的AI圈子,其实是很难得了,也期待这样的团队,未来带给我们新的惊喜功能。
发布于:广东省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