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农历七月初十,处暑的第十天。暑气已褪一半,晨风里多了分清爽,仿佛秋天的脚步正从远处走来。可这一天的“分量”,在民间可不只是天气的变化,它藏着两层意味深长的故事。
一层在天上——这是道教八仙之首铁拐李的诞辰。那位手持铁拐、背着葫芦的仙人,不修边幅却心怀慈悲,走村串巷、救苦济贫。别看他的形象在画轴上总是蓬发虬髯、脚有残疾,可在老百姓眼里,他是个愿意弯下身子听你诉苦、伸手帮你解难的神仙。
一层在人间——福建漳州的桥南水月亭,每年这一天都会举办放水灯的普度盛典。成千上万的莲花灯,随着水波缓缓漂去,像是替人送走烦忧,也替游魂照亮归途。灯火映水,水映人心,那一刻连外地的客人都会静下来,双手合十,许个平安愿。
展开剩余79%这样的日子,不妨在心里盛上一碗热汤、煮几道有讲究的菜,把这些古老的祝福传到餐桌上,也许比任何言语都来得踏实。
铁拐李:不一样的八仙之首
说起八仙,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各显神通,渡海而行”。可八仙之首铁拐李,却是最不“仙风道骨”的一个。传说他原是砀山的隐士,身形高大,仪表不俗,只因一次元神出游参加太上老君的聚会,回魂时肉身被误焚,只得借一具乞丐的身躯,成了蓬头乱发、拄铁拐的模样。
太上老君劝他:“道在心不在形。”于是他背起药葫芦,从此行走江湖,一路治伤救人,化缘度人。葫芦里装的,是能救急的灵丹;铁拐杖上的,是他看尽世间沧桑后的笑意。民间祭拜他,不是求飞升,而是求平安、求健康。很多老人烧香时还会悄悄许愿:“仙人护着娃子少生病,老人少受罪就好。”
在七月初十的庙会上,你会看到人们捧着花果、素食,手里的香烟缭绕,心里的愿望却简单得很——一家人身体安稳,比啥都强。
水月亭放水灯:灯火照人心
七月在民间又叫“鬼月”,普度的习俗几乎贯穿整个农历七月。福建漳州的桥南水月亭放水灯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起因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传说有关:他曾在地府遇到无主孤魂,为他们筹款普渡,回到阳间便倡导全国为亡灵祈福,从此有了放水灯习俗。
初十傍晚,水月亭前早已摆满莲花灯,有粉的、黄的、红的,灯心点燃时,像一双双温暖的眼睛。人们顺水放下灯,口中默念亲人的名字,也许是想告诉远方的魂灵——你放心,我们都好;也许是给自己提个醒——记得珍惜眼前的团聚。水波映着灯光,像无数细碎的笑与泪,在夜色里流淌。
这样的仪式,信也罢,不信也罢,总能唤起人心底那份柔软——记人、念人、祝愿人。
七月初十的四道健康菜
节日里,除了上香放灯,最接地气的表达还是在餐桌上。七月初十,也到了贴秋膘、补一补的好时节,这四道应季菜寓意好、口感适中,全家老小都爱吃。
红焖羊肉寓意:喜迎丰收、气血充盈。羊肉来自秋令最肥美的时段,味道浓郁。做法:羊肉切块焯水,配葱姜、八角、陈皮炖至软烂,再加少量胡萝卜同煮,汤色红亮。
莲藕炖花生排骨汤寓意:连年有余、家族和睦。藕脆花生香,汤水清甜。做法:排骨焯水,藕切厚片,花生提前浸泡;三者与姜片一同炖1小时,加盐即可。
香煎秋刀鱼寓意:年年有余、顺水顺风。秋刀鱼此时脂香最足。做法:鱼洗净沥水,抹少许盐和料酒,平底锅煎至两面金黄,挤几滴柠檬汁去腥提香。
木耳炒百合寓意:百事合意、长寿安康。百合的甜润配木耳的脆嫩,口感宜人。做法:木耳泡发,百合掰瓣;热锅快炒,加少许盐,出锅前滴几滴香油。
每年七月初十,铁拐李的故事和水月亭的灯影,都在提醒我们一个道理:人这一生,形貌会老去,灯火会熄灭,唯有善意与牵挂可以传下去。餐桌上的热汤,是活着的人对生活的热望;水面漂过的莲花灯,是送给远方人的念想。
日子在走,习俗在变,可节日背后的心意未变——有人惦记,有盏灯为你亮着。
发布于:安徽省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