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刚砸了9034万美元给F-22“猛禽”战斗机续命,这笔钱在2026财年预算里专门用来给这架老飞机做“生存能力升级”。
升级项目包括新红外防御系统、电子战设备、隐身涂层,甚至还有给飞行员配的平板电脑——用来指挥无人机。 听起来挺高科技? 但真相是:这些钱可能连水花都砸不出来。 因为F-22的对手,早已不是同级别的战机了。 F-22的短板有多明显?
先说它的“眼睛”。 这架飞机服役快30年,连最基本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都没有。 现在美军终于想起来要补课,但解决方案居然是外挂吊舱! 两个翼下吊舱装着红外传感器,靠三角测距原理来定位目标,计划2028年才能交付。 而中国的歼-20早在七年前就内置了更先进的EOTS光电瞄准系统,六代机原型机更是直接整合分布式光学孔径,360度无死角监控战场。
无人机指挥系统
美国空军给F-22配的是8.62万美元一台的军用平板电脑,固定在飞行员腿上,靠触屏操作“忠诚僚机”无人机。 问题来了:F-22是单座战机,飞行员一边开飞机、一边操作武器,还要盯着平板指挥无人机群?
连美军内部都在吐槽:“别让飞机在空中撞起来就不错了! ”反观中国六代机,人工智能直接接管编队决策,飞行员只需下达战略指令,系统自动分配无人机执行拦截、侦察甚至自杀式袭击。
动力系统的差距
F-22的F119发动机在2万米高空就喘不上气——2023年打气球事件暴露得明明白白。 当时F-22爬升到1.8万米才勉强开火,而气球飘在2.2万米高空。 中国六代机用的爆震发动机自带氧化剂,3万米稀薄空气里照样飙到5马赫。 美国不是不想搞,但爆震发动机的2000摄氏度高温材料攻关了十年还没突破,只能眼馋中国JF-22风洞里模拟的33马赫极限环境。
隐身性能的较量
F-22的雷达反射面积号称0.01平方米,但这是针对特定波段优化的“应试隐身”。 中国六代机歼-36直接取消垂尾,用智能蒙皮材料动态调整电磁特性,连红外信号都能伪装。
美军测试发现,多架F-22从不同角度围攻六代机模拟靶标,雷达屏幕上依旧一片空白。 这导致F-22最骄傲的超视距打击成了笑话——导弹射程才160公里,而六代机在400公里外就锁定目标,PL-17导弹灌顶攻击。
美军这次升级堪称“氪金式自救”
除了9034万美元的生存升级包,F-22还在加装隐身副油箱,试图把航程从可怜的2000公里拉长。 但每架飞机改装费就要3700万美元,而整个机队只有143架能实战。 这笔钱原本要拨给六代机F-47研发,现在全填了F-22的无底洞。 更扎心的是,中国六代机原型机去年就试飞了,编号歼-36清晰可见;美国F-47连张全身照都没有,特朗普急得用PPT画饼。
武器挂载的差距
F-22内置弹舱塞两枚AIM-120导弹就得关舱门,重新开舱瞄准要十几秒。 中国六代机弹舱能挂4吨级高超音速导弹,专打关岛基地,还能搭载12枚霹雳-15导弹饱和攻击。 更绝的是激光防御系统——六代机机腹藏着小型激光炮,来袭导弹在千米外就被熔毁。 F-22呢? 还在用老式干扰弹硬扛。
美军也想过弯道超车
他们搞了个“协同作战飞机”计划,要造1000架无人机配合F-22。 但首期测试机YFQ-44A连实机照片都没公布,控制软件还在用通用原子能的民用平板界面。 而中国攻击-11无人机早已和歼-20编队训练,去年西北大漠演习中,歼-20指挥无人机群十分钟端掉整座雷达站,现场画面直接上了央视。
洛马公司拍胸脯保证F-22能用到2040年,但美军内部报告显示:升级后的F-22最多再撑十年。 而中国六代机量产时间定在2028年,比美国F-47的2035年服役早七年。 等到F-22退役时,中国六代机可能已经迭代出第二个型号。
眼下美军能做的,只有给F-22飞行员配新头盔。 泰雷兹“蝎子”头盔显示器能显示飞行数据,但这技术歼-20五年前就用上了。 至于那个腿绑平板电脑的无人机操控方案? 一位退役F-22飞行员的原话是:“这玩意儿在9G过载时能不掉下来,就算成功。 ”。
安全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